WFU

2021年4月28日 星期三

黃義鈞醫師《雷射針灸癌症止痛》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雷射針灸具有無痛、非侵入性、病患接受度高等優點,特別是在癌症、糖尿病神經病變等嚴重又難治的疼痛問題,能夠讓病人免於傳統針刺的痛苦,又可以有不錯的療效,即使是強烈拒絕針灸的個案,都有許多人願意嘗試。雷射針灸不需要拔針,沒有針扎、氣胸、深部感染的風險,也不需要準備大量的消毒與針具耗材,也不用花大錢處理醫療廢棄物,是頗受歡迎的自費針灸選項。除了癌症、末梢神經受損等嚴重又難治的疼痛問題,也可以處理失眠、腸胃功能紊亂等自律神經系統問題,另搭配飲食控制後也能無痛減重,能夠讓病人免於傳統針刺的痛苦,又可以有不錯的療效。

但是,雷射針灸並不是把機器買來就一定可以順利開始了,如何選擇合適的雷射針灸儀器、怎樣調整治療劑量與操作模式、如何根據現場情況調整,而讓病人有感臨床有效,是做好雷射針灸的重要關鍵,也是讓病人甘心掏錢的knowhow。

本次仁愛院區中醫科很榮幸邀請到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中西醫整合科黃義鈞醫師,分享「雷射針灸癌症止痛」的主題。


頻率與劑量才是雷射針灸關鍵



黃醫師提醒大家,在看雷射針灸的案例或是報告,不要光是看到療效,更重要的是影響雷射針灸療效的重要參數:雷射光波長、輸出波形、operation mode、功率密度。治療的秘訣和療效的差異往往就在這些數值的變化當中。

雷射針灸的能量讓粒線體吸收後,會活化粒線體以增加ATP產生,因此採用的光線波長會避開血紅素、黑色素和水的吸收波長,以增加被粒線體吸收的比率,減少被其他物質吸收的比率。

除了光波本身的波長以外,雷射光束發射的頻率(operation mode)也很重要,黃醫師建議可以用治療的深度來做區分,以體針的深度作為參考指標,針2寸以上、1-1.5寸、5分以下分別需要調整不同的發射頻率,以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善用雷射特性開發新選穴策略




探頭的選擇與取穴策略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要用董氏取穴方法,由於每個穴位都非常小,就需要選用較細的探頭以精確治療;如果是要針對較大範圍的穴區或皮部刺激,就可以選用比較大的探頭進行廣泛的處理。

黃醫師也建議可以多利用雷射針灸的特性開發不同的選穴策略,例如手指末梢的井穴,過去會因為劇烈的疼痛而被病人拒絕,就可以利用雷射針灸刺激;或是軀幹部位的穴道,若是接近重要的臟器,直接針刺可能會傷害內臟會造成出血,使用雷射治療後就沒有受傷的顧忌可以放心選穴,例如頸前三角部位,又如某些傳統慎針、禁針穴位如腦戶穴、缺盆穴等。

針灸對於癌症止痛的的效果評估,除了最常見的視覺量表以外,評估癌症病患需要止痛藥的劑量,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因為護理同仁會仔細的紀錄每一次的使用,包含長效鎮痛型與短效暫時使用的藥物;比單純的視覺評估有更客觀與精準的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