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4年1月19日 星期五

腦性麻痺運動功能差?中醫加復健效果更好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腦性麻痺是一種影響嬰幼兒運動和姿勢控制的神經發育障礙。其中,運動功能不佳是腦性麻痺兒童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運動功能包括肌肉協調、力量、靈活性以及正確的運動模式,對於兒童的日常生活活動至關重要,包括坐、爬、走、跑和進食等。

腦性麻痺的主要特徵之一是肌肉的緊張度異常,通常表現為肌肉過度緊張或痙攣。這種異常的肌肉張力可以導致肌肉協調困難,影響運動控制和姿勢穩定。這使得兒童在執行基本的運動技能和日常生活活動時面臨挑戰,並且可能對他們的生活品質產生負面影響。

為了幫助腦性麻痺兒童克服這些運動功能問題,現代復健療法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物理治療、職業治療和言語治療等現代復健療法可以幫助改善肌肉張力、提高運動技能、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生活品質。然而,中醫藥作為古老而經典的治療方法,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補充選項。

中醫藥的治療方法,包括針灸、中藥、推拿等,可以針對腦性麻痺兒童的具體情況進行個性化治療。針對肌肉張力異常,針灸可能有助於減輕肌肉緊張,改善肌肉協調。中藥可以用來調節體內的生理過程,有助於增加肌肉力量和改善運動能力。推拿可以幫助放鬆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因此,中醫藥結合現代復健療法可以提供綜合性的治療,針對腦性麻痺兒童的不同需求進行個性化處理。這樣的綜合治療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提高兒童的運動功能,幫助他們更好地參與日常生活活動,提高生活品質,並實現更多的自主性和獨立性。


實證研究論文



一篇發表在《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期刊上2023的系統回顧文章,探討中國傳統醫學與現代康復治療相結合對腦性麻痺兒童運動功能的影響,由中國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的團隊進行,這項研究總共納入了22個試驗,共有2,211名參與者參與研究。

研究者以GMFM-66評估的粗大運動功能,全名為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66,是一個用於評估兒童粗大運動功能的測試工具。GMFM-66主要關注兒童的粗大運動技能,這些技能包括坐、爬、站立、行走等。它包括66個項目,每個項目都針對不同的運動技能進行評估。這些項目涵蓋了兒童可能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執行的各種動作,如坐下、站立、行走、跳躍等。評估者觀察兒童進行這些動作,然後使用評分表來記錄他們的表現。

GMFM-66的評分是基於兒童的表現,從0到3分進行評分,具體評估項目的完成程度和質量。一個較低的評分表示兒童在相應的運動技能上有較大的困難,而一個較高的評分表示兒童在該技能上表現較好。

結果發現接受中醫藥結合現代復健療法的介入組與對照組相比,有顯著的GMFM-66改善(平均差異為9.33,95%信賴區間為0.14至18.52,P = 0.047)。即使排除了某些敏感性分析中的研究,仍然顯示介入組和對照組之間存在顯著差異。對於精細運動功能的評估,研究使用了Peabody Development Motor Scales-II的抓握和視覺運動互補量表,結果未顯示出統計學上的顯著差異。

此外,研究還評估了關節運動範圍、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等次要結果。結果表明,在這些方面,接受中醫藥結合現代復健療法的兒童在介入組中表現出明顯的改善,這包括關節運動範圍的增加、肌肉緊張度的降低、平衡能力的提高和日常生活活動的改善。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提供了證據,支持中醫藥結合現代復健療法對腦性麻痺兒童的運動功能和生活質量有積極的影響。研究結果表明,中醫藥結合現代復健療法對於腦性麻痺兒童的運動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積極的影響。這種綜合治療方法可以幫助兒童改善粗大運動技能、平衡能力和日常生活技能。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