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17年2月19日 星期日

荷蘭與青花瓷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2016年我參加歐洲失智症年會時乘坐荷蘭航空,令我驚訝的是荷航的裝飾主題竟然是青花瓷,餐具、推車、旅行包都是白底藍圖案的風格,連飛機上的安全廣播都是用瓷磚作成動畫演示。

回國後一直想找時間了解,為甚麼荷蘭會以瓷器作為他們的國家航空賣點,幸好讓我找到貓頭鷹出版社的這本青花瓷的故事,裡面從遠古的地質時期一口氣講到現代的歐洲瓷器,完整的介紹了瓷器的發展演進,一口氣讀完非常精彩。




中國得天獨厚的瓷器發明環境


中國高溫燒陶的經驗足足領先西方超過三千年之久,基礎卻奠基於久遠的盤古大陸形成時,發動於六億年前的前寒武紀,由平均厚達一百公里的地殼板塊上層陸面集結而成。當板塊相遇,巨大的碰撞產生高熱將岩石熔為岩漿。因為含有氣體及水分,岩漿流動性高,遂從高達攝氏一千四百度的頂層地幔向上噴出,隨著岩漿冷卻、結晶,變成了花崗岩,衝破地幔缺口冒出。


逆轉億萬年的火山與風化過程


一億四千萬年以前,恐龍稱霸地表,巨大的火山噴發出現在中國南方,肇因於菲律賓板塊滑過歐亞板塊上方向西移動。大量火山煙塵、灰渣籠罩此區,經過億萬年的壓緊,夯實,蒼白的火山碎屑變成磁石的製作根基。經過開採、槌成粉末、池槽濾過,瓷石由是重新經歷了一場人工模擬的風化作用,將原先長達幾世紀的萬古時光工程,壓縮在幾小時之內完成。然後進窯受火。又飛筷短暫地重返大古原初的熔岩狀態。摶泥幻化,景德鎮潔白的瓷器,根本上就是火成物質在窯火下再度熔化塑形。

黃土是大地的禮物瓷器的沃土


南中國的火山停止噴出灰燼很久很久之後,輪到北中國領受它的衝擊。印度一頭剷進歐亞大陸南緣,形成了了西藏高原和喜馬拉雅山脈,峰峰相連綿延三千公里以上,是地球上最年輕也最大的高山高地區。

厚達三公里的冰川,在一連串冰河年代裡輾過洲際大陸的岩床。歐亞大陸花崗岩峰頂遭受冰河的強力擠磨,機械與化學雙重風化作用之下,產生了無法估計的大量黃土。

黃土開始從包括戈壁在內的中亞沙漠環帶區吹進中國,在一段段長時間的乾燥期中,鋪天蓋地籠罩了北方高地,至終掩埋了寬闊大陸地面原有的豐茂森林與厚層黏土。

乘著冬季蒙古吹來的東南向寒風,這些石英粉末堆積成深達三百公尺的黃土層,成為整個地球上最厚的表土。黃土主要由石英構成,熔點極高,是構築高溫窯的最佳建材。此外,它的黏土含量低,意謂在乾燥與燒製過程中不會收縮,非常適合製作陶模陶範,澆鑄商代主要的藝術傑作:青銅禮器。


陶器與青銅禮器的共同進化


以黃土製作青銅鑄模,意謂著製陶、冶金兩大技術在中國攜手發展。同一批人必定既是鑄匠也是陶工,因為這兩項工藝彼此依賴,相輔相成。在銅錫熔液真正傾入範模的步驟之前,這件青銅器的生產階段可說全由陶匠掌控。

製瓷必備的高效窯爐也得利於鑄造技術,陶模製作和陶藝發展,在在刺激了冶金技術 : 從高溫冶煉,銅器鑄造,到以銅鑄仿製陶器形制,比比皆是。歐亞大陸西部和世上其他地區的鍛冶傳統,都是以槌 、 砧敲製金屬器開始。但中國傳統冶煉卻是以鑄造最為發達,中國最早的金屬器物是從製陶背景衍生,如此脈絡在世界文化中獨樹一幟 : 銅器以陶器為範式 、陶模又決定了銅件的形狀與紋飾。

即使青銅時代過去了,製陶、冶金的互惠關係卻持續不斷。及至商代晚期,日益強大的冶煉爐已促成高溫窯在中國北方出現。窯爐的大幅改進更把整個時代帶入鐵的使用,因為鐵的熔點為攝氏一千五百三十五度,高於銅的一千零八十三度和錫的一千一百八九度。中國工匠再度倚靠他們長期的製模經驗鑄作鐵器 : 他們 「 鑄鐵 」 - 將鐵加熱成汁,倒入範模之內,一如澆鑄銅器,而不是世界其他地方採用的敲打式 「 鍛鐵 」。

黃土提供物料,陶冶技巧相輔相成,再加上造窯經驗豐富,此三大因素結合,歷經了許多世紀,中國人逐步發展出精湛的燒窯技術。·

人類摶土作器的歷史從新石器時代就開始了,但無論使用哪種黏土,如果窯溫未達足夠高度,都只能燒成爐陶器。好窯才能造出一流器皿當然,中國陶匠也不例外地抱持同一觀點,而且他們更佔優勢,因為中國用黃土造的窯效率高又耐燒。

中國人使用耐火土建造高溫窯,導引火焰由爐頂反轉朝下向金屬加熱。這類窯爐採用黃土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在凸起的高處掘出窯室,夯實窯壁,再挖出一條孔道通向地面。只要排煙、通風良好,火勢就強。

中國耐火窯還有一個長處,就是耐用,至少燒六十次才需要維修。中國窯匠把一部分陶窯結構造在地下,藉用這些富於石英質的土壤提供有效絕緣。可高達攝氏一千兩百度,早在商代就已經問世也就是炻器形成的溫度。進入戰國時期,窯身一部分築進黃土坡內的北方窯開始呈馬蹄形建造,有兩個並排的煙囪,窯溫更高,可達攝氏一千一看五十度,正是瓷化現象開始發生的溫度點。

周代的長江下游地區使用「龍窯」,窯址依坡而建,產生自然通風,遂使窯溫一躍而升,溫度高到歐洲窯爐直到十九世紀才能企及的高溫。這種多窯室構築的長條形窯,觀之彷彿一道極度斜臥的煙囪,利用下風口式循環散熱的方式運作,火頭在窯口位置,預熱上升空氣。周代長江谷地的陶匠利用一千二百至一千三百度的高溫燒造炻a-成品被當成奢華精品輸往黃河流域。及至宋代,南中國的巨型龍窯沿坡而上,長達一百四士公尺,呈二十度斜角-1次可同時燒造數萬件瓷器。


喝茶習慣是瓷器最佳夥伴


茶所賦予的主要健康效益,來自必須以沸水沖泡,從而減少因水井、河流汙染而致病,即使在今天,全世界每年還有三百萬左右人口因飲水汙染而死亡,雖然說茶本身並不能包治百病,但是烹茶手法無疑提供了極佳的預防。至少在宋代中國,茶的普及可能也同時促進了對乾淨飲水更廣泛的關注,宋朝醫家醫者莊綽指出:「即便小民百姓行走道路,也必飲煎水。」,煎水指的就是開水。

而沖泡茶飲成本極低。下層階級也喝得起,從而確保大多數城鎮人口即使在擁擠,多疾的居住環境,也可獲得較大的保障。

健康除了與茶的泡法相關而外,瓷本身也直接降低了疾病發生的機率:瓷表面不透水;令細菌滋生感染減少,而不像木製、陶製、白鑞和貴金屬等材質器皿,孔隙與刮痕之中易藏腐敗的食餘顆粒。

此外,唐代後中國釉藥不再含鉛,而世界其他各地卻持續使用低溫鉛釉陶,這種器皿在加熱或儲放時會釋出微量的鉛,使用者蒙受重大的健康風險,甚而死亡。酒中的醋酸尤其會溶濾出這類釉陶所含的鉛。


明清海禁與荷蘭瓷器第一次興盛


明朝與滿族的戰爭,使得景德鎮生產中斷,旨在對付倭寇的海禁,也影響了瓷器的出口。清朝入關後、鄭成功壟斷了海內外聯繫,迫使清廷自1660年開啟嚴苛的遷海令,將廣東至江蘇長達兩千四百公里沿海地帶的居民,全部撤離,內遷三十二公里。世上沒有任何國家,會想到實施這等驚人的堅壁清野措施。也沒有任何擁有如此強大海事前途的政府,為解決軍事困境,會採取從自家海岸線撤退的法子。但是一如既往,在中國,國家安全永遠勝過海上利益。滿清朝廷甚至頒布另一項令人咋舌的禁海令,命令所有海船一律燒毀,「片板不得下海」

同世紀中葉的荷蘭,一六五四年在臺夫特附近地下儲放的27萬公斤火藥意外爆炸,造成至少五百名居民死亡,兩百間房屋夷為平地,多家釀酒廠受到波及。災後製陶業者大舉進駐,大規模擴張生産,後來被稱為臺夫特瓷器,特別以透明鉛釉再加上外壁錫釉彩繪著名。

臺夫特瓷器一時在荷蘭國內市場的佔據了獨霸地位,可惜在清朝統一中國後,中國瓷再次大量流入。景德鎮的生産成集團借助戰爭動亂收購了許多民窯,將天下瓷都調整為前所未有的市場導向,耶穌會傳教士更引入了琺瑯彩。長時間的動亂結束後,中國貿易以前所未有的幅度擴增,取得了至高無上的位置,並將持續保留這個優勢直至十九世紀初。


用餐時尚改變 瓷器炫耀成風


隨著歐洲現代化後,新興貴族出現,現代餐飲禮制開始浮現:精英高高在上,與下層社會境界分明,因為只有精英階層才知道如何正確執叉和使用餐巾。昂貴的瓷製餐器,也具有同樣的社會辨識功能,此乃新興之共餐禮節和教養文化必備器物。

十七世紀中葉,貴族的餐飲時尚焦點轉移到進餐器皿,食物本身反而相對樸實簡單,精緻的餐器,才是主人家高貴身分和高雅品味的表徵。

一七四八年,英國大使在德勒茲登目睹了一場令他咋舌驚嘆的瓷器華麗奇觀:「開席了,我想,這是我所見過最精采奇妙的場面,席面正中央,是羅馬那佛納廣場的噴泉,至少八英尺高,玫瑰水始終流瀉不停。據說單單這一件的造價就耗費六千銀幣。」


飛機上發的麵包也是以青花瓷的圖樣裝飾


歐洲瓷器的興起


十八世紀初期,在歐洲中部的薩克森發現了高嶺土層,也開發出了高溫的窯爐,瓷器製作技術終於不再被中國人壟斷,一七零九年,奧古斯都二世的薩克森尼王家瓷器廠開張,儘管重兵守衛,嚴防外部間諜和內部叛徒,甚至把工匠鎖起來,終究無法獨享製瓷機密,幾年之內,多位握有配方或高溫窯知識的工人逃離並將製造瓷器的秘密傳到歐洲其他國家。

但真正有機會挑戰中國瓷器,仍要等到工業化革命進入燒瓷產業,英國的瑋緻伍德是第一個利用蒸汽力的陶匠,首先使用蒸汽機研磨燧石、調製釉彩、混合黏土,並改良機器車床,用來在胎上刻畫花紋;更重要的是他發明高溫溫度計,對燒製過程的控制大有幫助,從而減少失敗率。直至十八世紀進入尾聲仍舊依靠手繪的景德鎮,此時已趕不上改用機械印花的英國瓷廠速度。

工業面的創新之外,瑋緻伍德還搭配新的行銷手法,使生產面快速回應消費者需求和時尚變化。他引入新的商業方法,包含市場調査、存貨盤點、旅行推銷、退款保證,印製圖案畫本,銷售目錄、報紙廣告,引人入勝的陳列室,請名人為產品代言背書等等手段,將瓷器產業推向另一個高峰。

英國陶瓷於十九世紀初抵達東非,太平天國起事後,景德鎮窯再遭劫難,東非市場便成了瑋緻伍德獨家天下。在斯瓦希里沿岸,瑋緻伍德乳白陶加入中國瓷器行列,高掛於華柱柱頭;在菲律賓,它也逐出了中國和西班牙式器皿。一七八八年倫敦柯芬園上演的某齣戲中有首歌,一語道出中國瓷在世界各地的命運:「無需再從中國,帶進瓷器,英國瓷器,在此!」

一七九二年,馬戛爾尼率領的大使級代表團從英國出發,想要打開與中國的貿易通商。瑋緻伍德公司藉機將英國的瓷器產品,呈給乾隆皇帝。據馬戛爾的紀錄,中國官員和朝臣故作冷淡,事實上,「所有眼睛都盯住這些美麗的瓶子。

雖然馬嘎爾尼未能完成使命打開中國市場,然而,中國的抗拒終告瓦解,一個世代之內,瑋緻伍德和其他英國瓷器,最終都將它們的產品銷往瓷器的原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