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年8月24日 星期三

失智問題中醫照護 - 定向感缺失

攝影師:Ron Lach :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10374356/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定向感指的是個案能否正確的知道自己所處的時空,包含時間與空間的定向感。定向感缺失是大腦功能缺損的常見指標徵兆,除了失智以外,中風、譫妄、腦部腫瘤都可能出現定向感不佳的情形。病患會對於自身所處的地點與空間表示困惑,或是搞混自己身處的環境,例如將醫院認成家裡,或是誤以為現在是自己年輕的時候,而準備要出去上班或上學等。


中醫照護評估



中醫師會詢問病患身處的時間與地點,例如請病患說出現在是在幾樓、哪一棟大樓、哪一間醫院、哪一條路、哪一區、哪一個城市等;時間方面則會詢問現在是幾點鐘?上午或下午?今天是禮拜幾?幾月幾號?民國哪一年?等等。透過病人回答的情形,可以理解病患對於定向感的掌握情況。


中醫非藥物治療



空間定向感不佳可以再細分為失去方向感與無法辨認地標兩種。

在邊緣系統內的內側壓後皮層 (Retrosplenial cortex) 與我們的方向感關係密切,如果這個區域受損或退化,個案就難以判斷所在地點與目標之間的相對位置與方向,例如我們在捷運站要往餐廳走去,個案即使看過地圖也知道要怎麼走,但方向感不佳的情況下,還是無法確定路線與方向,而容易發生迷路。此外,如果個案的頭轉向其他的方向,或是繞著巷子多轉幾次,也很難找回原本的方向感。

在負責視覺得枕葉內側的舌狀腦回能讓我們有辦法辨認環境當中的地標、路牌、以及號誌標示,而當我們要學習新環境當中的重要地標,也少不了這個區域的貢獻。如果這個區域因為中風或是退化而失能,我們就可能出現地標失認證,即使在熟悉的地區你可能會迷路,也沒辦法靠著地標順利找到回家的路。

時間的定向感不好代表性症狀就是日夜不分,或是生活的節奏被打亂,而這些都與大腦中的視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密切相關,這個區域協助大腦維持正常的日夜交替節奏,讓我們在該清醒的白天可以維持正常的活動,該睡覺的晚上可以安然入眠。如果這個區域因為退化而功能減退,我們對於時間的感知就會減弱。

與定向感相關的部位都位於大腦的深處,一般的針灸很難直接作用這些腦部區域,因此我們大都會採取電針的方法在頭腦的兩側相對應的部位給予電刺激,以加強對於深部大腦的刺激。此外,許多在四肢的遠端穴位可以幫助大腦的邊緣系統活化,或是增加血液的供應。例如常用的合谷穴和足三里穴都在功能性核磁共振研究當中發現有刺激邊緣系統的效果。


中醫藥物治療



臨床研究指出銀杏葉與抗失智症的西藥合併使用後,可以改善血管性失智症個案的抽象思考與定向能力。順這個思慮發展,中醫師會嘗試利用活血化瘀以中藥,幫助個案的大腦正常的發揮功用,特別是在大腦邊緣系統的內側區域,如果發生血管阻塞或者是中風,大腦就沒辦法正確的判斷時間與地點,利用補陽還五湯或者是川芎茶調等等活血化瘀藥,可以幫助大腦更快地恢復功能。


中醫日常照護建議



在生活中增加能夠提醒個案時間與地點的標誌物,是幫助個案維持定向感的好方法,例如在家中擺設較大的時鐘,或是掛著大型的日曆或月曆,每天跟著個案一起撕日立並且確認今天的日期,還有常常提醒個案要記得看時鐘,都是能夠幫助維持時間定向感的好機會。

此外, 24小時播報的新聞台、當天的報紙、即期的雜誌,都是能夠維持個案的時間感激非常好的媒介,許多的電台或者是電視台都會在整點報時報時,如果個案有聽廣播或是看新聞台的習慣,也可以跟他討論當天的新聞以及社會的重大案件,幫助他維持跟這個社會的時間連結。

空間定向感不好最主要的問題是會增加個案走丟或是迷路的風險,在出門前可以先利用手機的地圖功能或者是街景功能幫助個案先預習接下來的行程,也建議讓個案隨身帶著手機方便聯絡。

現在已經有許多方便的定位工具可以幫助個案在走丟失順利地被找到,除了跟智慧型手機搭配的商用產品以外,各個縣市政府有推出防走失手環,或者是在警政系統注記走失高風險個案的服務。

許多定位裝置已經非常小巧,可以縫在衣服裡面或者是放在包包當中,建議個案可以多帶幾個出門,例如隨身的包包、外套、褲子當中各放一個,可以幫助走失時能夠快速地被找到。

和親友聯絡以及參加具有意義的節日紀念也是維持定成的好方法,雖然不用像古人說的要晨昏定省,但是常常用智慧型手機打個視訊回去,都跟長輩聊聊天,講一下最近發生的事情,也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過節不一定要去餐廳吃大餐,但是可以都跟長輩講講關於這個節日的重要回憶,以及為什麼要慶祝這個節日。


參考文獻



  1. Hui KK, Liu J, Marina O, Napadow V, Haselgrove C, Kwong KK, Kennedy DN, Makris N. The integrated response of the human cerebro-cerebellar and limbic systems to acupuncture stimulation at ST 36 as evidenced by fMRI. Neuroimage. 2005 Sep;27(3):479-96. doi: 10.1016/j.neuroimage.2005.04.037. PMID: 16046146.
  2. Wang LP, Zhang XY, Liu N, Ma ZZ, Fang DS. Comparison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on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with no dementia. Genet Mol Res. 2015 May 11;14(2):4896-902. doi: 10.4238/2015.May.11.22. PMID: 25966264.

進一步諮詢 專業中醫失智症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