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1年1月28日 星期四

《君臣佐使:妙用中醫 整合醫療新視野》心得

圖片來源:康健雜誌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君臣佐使:妙用中醫 整合醫療新視野》是許中華院長的新書,分享了看診開方與臨床辨證的思路,並將「君臣佐使」這個中醫主要的處方思考工具,擴張應用到臨床各個層面。


4-4-4-1-1-1?



許多人都對許院長的選方和劑量很有興趣,4-4-4-1-1-1的劑量甚至變成某些中醫社群的謎因密碼,也不時在中醫社群引發廣泛討論。在新書中,院長將他的開方思路總結為「三三三原則」:
  1. 依據疾病標本、症狀主次、病程緩急等「三個方向」選擇主要的複方。
  2. 選用單味藥來輔助主方,加強效果。一般院長會選擇三個主要複方加上三個輔助單方。
  3. 利用調整劑量來達成君臣佐使的合理配伍,許院長常使用4-4-4-1-1-1、5-4-3-1-1-1、8-2-2-1-1-1的配伍方式。

許多人好奇許院長為什麼在處方中一次都會放入三個複方,擔心處方過於複雜會降低治療的力道。院長認為,如果能找到完全符合病患需要的處方,大劑量一舉成功當然是很好的事情。但科學中藥的品項終歸有限,而病況則幾乎會有無限變化,能夠一次就找到完全對證的情形非常少見,更多的情形是需要幾次的回診調整,才能找到最適合的處方。

需要修正複方的時候,若堅持只開單一大劑量複方,改變的幅度就會很大;而採用多個複方整合的方式,就可以採用更換一個複方、保留兩個複方的方式,逐步調整治療方向。特別是對於慢性病,或是癌症等嚴重而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採用這種較為保守的方式,可能是更合理的方法。


使藥選擇重點



使藥的目的是引導藥力到達疾病所在,因此一定要選擇歸經與引導機方向明確的藥物。也可以根據現代藥理研究結果,作為選擇使藥的參考,例如可以通過血腦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BBB)的藥如天麻和石菖蒲,就可以考慮作為腦部的引經藥;除了單方以外,複方也可以作為使藥。院長也舉例引入咽喉可以使用半夏厚朴湯、引入口腔可以用甘露消毒單、引入肌肉可以用柴葛解肌湯等等。

使藥的另一個目的是調和其他藥物的藥性。因此要避免使用寒熱偏向太大,或是藥效過於強烈的藥物,以避免干擾君藥與臣藥發揮效力。


擴大君臣佐使概念



「君臣佐使」是中醫處方時的思考工具,藉由明訂主要治療目標來選擇君藥、以臣藥處理次要問題,佐藥輔助藥物發揮作用、使藥則帶領整張處方到達疾病位置。許院長認為,君臣佐使概念不僅限於處方時運用,更可以擴大到診斷與判斷疾病病程,運用「君臣佐使」思考工具幫助我們找出主要問題,釐清治療重要性與優先度。

書中提出「速率決定步驟」的判斷標準。速率決定步驟是一個化學概念,若化學反應由一系列步驟組合而成時,最慢的步驟會決定整個反應所需時間。

在臨床時,了解治療的「速率決定步驟」也能幫助醫師進行更好決策,例如癌症病人在化療時,減少副作用讓病患可以更加平順完成化療,就是當下中醫最需要注意的事情,病患的白血球恢復速度可能就是當下的「速率決定步驟」;相反的,對於惡病質患者,改善營養與虛弱狀態是更重要的事,體重與進食量上升速度就是此時的「速率決定步驟」。


延伸閱讀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系的中醫學生 Ovi's 中醫日常 ,也拍攝了跟這本書的介紹youtube 影片,也推薦大家可以點進去觀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