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Kampus Production: https://www.pexels.com/zh-tw/photo/7476884/ |
作者:林舜穀 (Shun-Ku Lin, MD)
語言是日常溝通最主要的方式,但語言的理解跟運用需要多個大腦區域的高度協調才能完成。隨著大腦能力下降,語言的理解與表達也會出現問題。
失智症特別的語言問題是「命名性失語」,個案無法說出特定物體的名稱,例如鉛筆、筷子、湯匙等等,或是把桌子說成椅子、烤箱說成洗碗機等等。個案有時也會常嘗試以替代方式為物體命名,例如說那是「洗的」、「吃的東西」等等。
家人常常會發現個案講話內容變得單調,常常翻來覆去重複幾個句子或事情,或是不斷重覆對方講的話,嚴重時個案甚至會放棄溝通而變得沉默不語。或是因為溝通不良而大發脾氣。
語言退化一般會先由講話變簡單開始,例如減少使用比較長的句子,講話變得簡短,也難以維持話題連貫性。個案也會減少專有名詞或是困難字詞的使用,而改用淺顯單純的字彙。
中醫照護評估
中醫師在評估失智個案的語言功能時,會從四個方面了解個案理解和運用語言的能力。第一種是命名能力,中醫師會拿一個日常中常用到的物品給個案看,然後問個案這個物體叫甚麼名字。例如筆、剪刀、釘書機、手機、筷子之類的物品,評估個案是否能正確的叫出物體的名字。
其次是即時複誦的能力,中醫師會念一個簡短的諺語或格言,並請個案在聽到後立即重複。例如「有錢能使鬼推磨」、「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或是台語諺語「吃果子拜樹頭」、「站關山看馬相踢」等等。
第三個是理解語言的能力,例如請個案看著一張寫著指令的紙張,請他做出相對應的動作。例如「舉起右手」、「閉上眼睛」、「雙手握拳」等等;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測試語言的命令,例如「將紙對摺」、「交還給我」之類的。
第四種測試是請個案造一個簡短的句子,並且書寫出來。例如「我今天來醫院看病」、「我昨天跟太太去爬山」,如果語言功能喪失比較明顯的個案,可能只能使用簡單的單詞,而無法連貫成句。
中醫非藥物治療
針對個案的語言功能退化,中醫師會先評估語言功能喪失的種類與程度,並刺激合適的穴位。
有些個案主要表現為使用語言困難,講話常常詞不達意,或是絮絮叨叨講很多話,卻講不出重點。面對這種情況,中醫師會刺激頭腦側面,位在太陽穴斜上方的「語言一區」,提升對於咬字和語言運用的能力。
命名性的失語是失智症很常見的問題,特別是阿茲海默症與額顳葉的失智症。中醫師會針對頭部兩側頂結節下方的「語言二區」,給予針灸、電針或是按摩的刺激。
對於語言理解困難的個案,中醫師會針對耳朵上方的「語言三區」進行刺激,能夠強化個案對於人聲和文字的理解能力。
除了在診間或居家給予針灸治療以外,中醫師也會指導個案和照護者自行按摩,透過每天規律且長時間的刺激來達到更好的效果。
中醫藥物治療
臨床研究中發現,中藥複方解鬱丹(由石菖蒲、遠志、附子、當歸、天麻等藥材組成),可以減少因為腦中風或腦部血管損傷導致的失語症,相比於沒有接受中藥治療的對照組,語言功能恢復的有效率可以提升4.88倍。中醫師對於中風後的合併有失智和語言問題的個案,或是血管性失智症的個案,會優先考慮使用上述的中藥處方治療。
中醫日常照護建議
語言是溝通最主要的形式,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當個案的語言能力下降的時候,有很多輔助的方式可以幫助他更好的理解別人的意思,以及表達自己的願望。常用的方法是用實際的物品來輔助個案理解,例如不要問個案要不要喝水?或者是想喝什麼?直接把水或飲料端到個案面前請他挑一種,可能是更有效直接的方法。
跟個案講話時,盡量直接面對個案,讓他能清楚看到你的嘴唇開闔、臉部表情,還有身體的動作,可以讓個案更容易聽懂對話的內容。
對於聽力不佳或理解困難的長輩,除了放慢語速以外,盡量將句子拆分成簡短的直述句,避免倒裝與過長的句子,力求一次清楚的講好一件事情,也能提升溝通的效率。
許多個案會因為講話不順暢而感覺到挫折,甚至逐漸放棄溝通,拒絕再跟旁人對講話。最終會形成惡性循環。因此,當個案願意講話時,請盡量給予鼓勵和即時的回應,如果講話到一半卡住時,可以適時的幫個案補充完整,或是在個案講到一個段落後幫他總結重點。
對於語言能力損失很嚴重的個案,中醫師也會輔導照護者用圖形介面幫助表達,例如將飲料、食物、廁所、尿布等物品的圖案呈現在紙張上,讓個案可以點選他需要的物品。也可以利用平板、智慧型手機中的圖形介面APP來輔助溝通。
參考文獻
- Zhang, Ting, et al. "Efficacy of the Oriental herbal medicine, Jie Yu Dan, for alleviating post-stroke aphasia: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s." European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4 (2018): 35-48.